6月的河西走廊烈日炎炎,张掖市山丹县某高标准农田建设工地上,60名农民工却感到阵阵寒意——70万元血汗钱被拖欠数月。
6月30日,市人社局在欠薪隐患大排查中将此案起底,随即交办山丹县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县政府责成相关部门现场督办、快速核查银行账户资金、约谈施工企业负责人……7月17日,当最后一名农民工在工资确认表上按下红手印时,这场仅用17天就完成的“安薪行动”,成为该市构建全链条整治欠薪行动的生动注脚。
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市纪委监委紧盯欠薪问题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强化统筹部署,精准靶向施策,严肃查办案件,着力解决农民工“忧薪”难题,全力守护农民工“钱袋子”。
制度创新,织密治理欠薪“防护网”
张掖市坚持把整治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市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集中治理欠薪问题相关通知,明确7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确定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形成清晰的责任链条。
“源头治理是推进欠薪整治的关键,我们坚持从制度入手,压实各方责任,堵塞监管漏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市纪委监委联合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24个部门,制定工资支付制度防控责任机制意见,并提请市政府印发实施,明确14条具体措施,细化项目审批管理、工资支付落实、人工费用拨付等7个方面具体任务,构建起全方位的监管网络。
为强化落实,该市建立市政府领导包抓县区治理欠薪工作机制,每名副市长包抓一个县区,统筹推进治理欠薪工作。同时健全定期调度机制和重点欠薪案件“双交办”工作制度,形成简单案件马上办、普通案件提速办、重大案件联合办的“三办”工作机制,完善“线索交办——跟踪督办——清零销号”工作模式,推动欠薪问题快速高效处置。
“过去处理欠薪问题,最怕的就是责任不清、推诿扯皮。”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负责人说,如今通过建立“双交办”机制,每起案件既交办属地政府又交办行业部门,双线并行、协同推进,有效形成监管合力。
据了解,今年处理的142件项目欠薪案件中,简单案件平均2天办结,重大案件不超过20天,982名农民工拿到了拖欠的1632.2万元工资。
科技赋能,实现工资支付全流程监管
在张掖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工作人员调出“陇明公”平台实时数据:122个在建工程建设项目、14752名农民工的考勤记录与工资发放情况一目了然。
该市充分运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对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实行全过程线上监管,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处置,实现全链条、全周期闭环管理。
“人工费用必须单独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系统会比对工程进度与工资支付比例,未按进度拨付人工费或未按时发放工资的系统将自动预警。”市劳动保障维权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这种“资金流+工作量”双监控模式,已拦截423起潜在欠薪风险。
同时,该市还建立“纪检监察+人社+行业部门”的线下监督机制,人社部门联合住建、水务等部门,对全市118个在建项目随机检查、平台核验和现场督导。在临泽县某建设项目工程现场,督查组发现“人工费用未按要求拨付至农民工工资专户,存在欠薪隐患”的问题,立即下发整改令,3天后收到的复核材料上,人工费已按时拨付到位。
“整改就是要动真碰硬、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人社局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共下发56份整改通知书,倒逼企业规范用工,104个问题已悉数销号。
在某施工现场,农民工老杨的安全帽上贴着一张扑克牌大小的蓝色卡片,扫码即可看到项目所在地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并直达全省、全国欠薪投诉平台。在全市各施工工地,这样的“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已发放3万余张。今年全市1776件欠薪线索中,线上投诉占比达94%,处置周期同比缩短30%。
常治严治,筑牢治理欠薪防线
“以前觉得只要按时发工资就行,现在才知道农民工工资要通过专户发放,而且要保存3年工资台账。”参训的中建某局项目负责人说。
5月初,肃南县人社局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开工第一课”——不是讲安全生产,而是专门培训劳资管理人员。台下60多名项目经理认真记录,这是张掖市“用工标准化培训”的第五期。这种针对不同对象的分层培训,已培育出300余名“明白人”。
在有力监督推动下,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受处置各类欠薪线索1776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85件,办结率达100%。对严重违法行为,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1件,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起,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2户。
在严肃追责问责方面,市纪委监委对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查处、绝不姑息。2024年,甘州区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贺某某因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未按规定流程及时支付农民工工资,损害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党内严重警告、政务记大过处分;2025年7月,民乐县人社局下属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干部杨某在调查处理农民工欠薪案件过程中履职不到位,导致拖欠工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解决,最终受到组织处理……
从山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欠薪问题的快速解决到全市欠薪案件数量的明显下降,从单一的行政监管到“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治理,从被动应对投诉到主动预防预警,张掖市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常治严治,构建起治理欠薪的全链条格局,切实守护好农民工的“钱袋子”。(供稿 代国银 王梦婷)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