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张掖市民乐县纪委监委运用片区协作机制,仅用2个月就查清了新天镇左卫营村等村违规办理低保问题,对左卫营村原党支部书记杜某某等1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这起案件的快速查处,正是张掖市推动基层监督力量整合、提升监督效能的生动实践。
基层监督点多、线长、面广,如何破解力量薄弱、不敢不愿不善监督等难题?对此,张掖市纪委监委给出了答案:建强片区协作机制,凝聚监督合力。该市探索完善“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的片区协作机制,6县区共建立协作片区24个。通过发挥“班子成员”统筹协调作用,灵活运用“室”专业能力强、“组”了解行业特征、“地”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监督格局。
“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我们出台《张掖市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片区协作工作办法》,细化协作启动情形、内容和方式。” 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在落实省纪委监委 6 种协作监督方式基础上,新增约谈提醒、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督促召开民主生活会等3种方式,同时明确结果处置、案件审理及处分程序,让协作监督更具操作性。
提级监督是破解基层监督难题的另一把“钥匙”。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将提级监督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抓手,对全市乡镇(街道)村全面摸底,每个乡镇(街道)确定1个“三资”规模大、村级债务高、工程项目多的重点村,由市、县区纪委监委直接介入监督。通过梳理民主决策、政策落实等7个方面监督重点,建立常态联系沟通、带件下访下沉等 8 项措施,辅以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包抓机制,推动提级监督走深走实。
高台县合黎镇八坝村的变化印证了提级监督的成效。此前该村因“三资”管理混乱、村务公开不到位,2名村干部被立案审查。如今,村务公告栏上的财务收支明细清晰明了,从十几万元的专项资金到几元钱的办公用品支出都一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制度建设是基层监督规范化的保障。张掖市纪委监委先后出台《乡镇纪委派出监察室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办法》《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履职清单》等多项制度,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提供制度支撑。同时,把队伍建设作为提升监督能力的关键,开展全链条业务培训和通识培训,建立专业人才梯队。通过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一线作为“练兵场”,常态化开展片区协作、跟案锻炼,在实战中“手把手”教学、“点对点”帮带,有效提升纪检监察干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聚焦办案质效提升,以办案引领监督,加大基层办案力度。” 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截至目前,全市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共处置问题线索383件,立案189件,处分 170 人。下一步,将持续整合监督力量,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能力,推动监督下沉、落地、见效,以高质量基层监督促进基层治理。(供稿 王梦婷)
(编辑:王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