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要闻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甘肃:张掖高质量推进制度建设 提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发布时间:2023-12-01 16:05:30来源:新甘肃 分享

近年来,张掖市纪委监委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把制度建设贯穿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纠治“四风”、执纪执法等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着力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堵塞制度漏洞,完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今年4月,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确定为首批18个纪检监察法规工作联系点之一。

完善工作机制 强化制度保障

抓好制度建设是推进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纪检监察法规制度建设为重点,依照上位法规与时俱进制定修订制度规定,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措施固化下来,不断夯实制度之基。

“我们通过出台《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办法》,健全完善日常评查、全面评查、专项评查三位一体推进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机制,梳理形成‘案件办理常见问题清单’和‘不合格案件问题清单’,为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提供了制度规范和保障。”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负责人介绍。

这是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业务流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围绕监督执纪执法操作规程、办案程序衔接、案件质量评查等方面,共优化内部工作流程22项,健全制度48项,制定规范性文件18个。

“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既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确行使权力提供了遵循,也为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放大制度优势 彰显治理效能

“今年1至11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432人次。”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说。

这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构建完善监督执纪执法制度体系,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具体成效。

“为推动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配合市委出台《关于建立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等9类监督贯通协调机制,有助于形成监督、处置、治理的强大合力。”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双周调度,是今年市纪委监委推进派驻机构工作,抓实任务落实的一项举措。通过会商研究确定方向,制定工作方案,列出监督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以人员、监督、办案、审理“四个联动”机制为基础,按照“室组”、“组组”联动和“大组长”负责工作机制,实现各项监督任务精细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双周调度会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变化,更多的是形成了互联互动、信息共享、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组长邢学英说。

健全内控机制 淬炼过硬铁军

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先后制定完善一系列干部教育管理制度,为纪检监察干部立规矩、设底线、划红线,进一步健全完善严格监督管理、规范权力运行的长效机制。

同时,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用心用情把组织对干部职工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主动接受监督,是工作经得起考验的自信与担当。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张掖市县两级监委先后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机关干部、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基层群众中聘请100余名特约监察员,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受聘特约监察员积极建言献策,共现场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35个,向纪检监察机关反馈意见建议23条,切实帮助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改进措施、健全机制,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夯实了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的制度基础,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职尽责和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高质量推进纪检监察制度建设,努力推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型成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通讯员 郝志国)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