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
2021年,张掖市纪委监委持续在创新监督方式、找准监督抓手、拓宽监督渠道上下功夫、谋突破,抓实内部监督,抓紧外部监督,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
淬炼过硬作风撬动监督质效提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将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部署开展“学党史、铸忠魂、转作风、塑形象”纪律作风提升行动。
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先进典型和身边的榜样,围绕政治意识、担当作为、斗争精神、纪律作风、能力素质等5个方面,反思查摆存在问题,分别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落实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
“纪律作风提升行动期间,发放调查问卷192份,开展谈心谈话102人次,查摆问题541个,研究制定整改措施549条。” 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标整改、源头整改、系统整改、联动整改、开门整改,促进干部纪律作风持续好转。
张掖市纪委监委机关组织党员干部赴甘州区党史教育基地联合开展“重温党史铭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实践活动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扎牢制度的笼子至关重要。市纪委监委坚持以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先后制定完善《张掖市纪委监委干部职工外出报告工作制度》《张掖市纪委监委机关干部日常管理办法(试行)》《张掖市纪委监委机关工作人员之间打听过问干预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和请托违规办事情况的报备及责任追究办法》《张掖市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办法(试行)》等制度,不断健全内控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同时,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探索建立网格化动态监督机制,切实强化纪检监察干部日常监督。全年处置反映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25件,立案4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2人、政务警告处分2人,组织处理7人。
把严管厚爱做到“家”
“您儿子下班回家后一般做些什么?”“家里有没有困难?”“您对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还有哪些意见建议……”这是市纪委监委机关第一党支部负责人到纪检监察干部黄晓轩家中“做客”,与干部家属促膝交谈、拉家常的场景。
图为张掖市甘州区纪委监委开展廉政家访活动
为深入了解掌握纪检监察干部思想、工作、生活和家风情况,去年7月,市纪委监委干部监督室联合组织部、机关党委组成7个家访组,全覆盖家访纪检监察干部。
家访组利用工作日晚上或休息日,深入128名纪检监察干部家中,与干部家属面对面谈心交流,向家属介绍干部在单位的工作情况,倾听家属心声,收集意见建议,了解掌握纪检监察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态”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向家属送去组织的关怀和问候的同时,请家属当好“廉内助”,形成机关和家庭双向监督的合力。
“这次家访,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也理解了丈夫工作的不容易。”在市委巡察办副主任张华家中,妻子小刘在听了纪检监察工作有关介绍后深受触动,她表示,作为家属,将积极发挥“贤内助”“廉内助”作用,当好“铁军”背后的“铁军”,让丈夫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
“家访不仅要给干部送温暖、解烦忧,更重要的是摸实情、强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让纪检监察干部健康成长。”市纪委监委负责人介绍,这样进家入户式的谈心家访,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中已全面铺开。
特约检察员助力纪检监察工作再提升
“要是发现拉票贿选的情况,请一定及时反映,我们要选出公道正派的人当我们的人大代表……”连日来,市监委特约监察员李明春十分忙碌。
像李明春一样,县乡换届期间,张掖市县两级特约监察员或走进机关参加调研督导,或进村入户面对面访谈群众,一边宣传县乡换届纪律,一边收集廉情民意。
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张掖市县两级监委按照政治好、廉洁好、形象好、能力好的要求,先后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政机关干部、专家学者、新闻工作者和基层群众中聘请97名特约监察员,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帮助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
图为特约监察员参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监督工作
“有幸成为市监察委员会首届特约监察员中的一员,我倍感任务光荣,责任重大,今后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特约监察员职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全国政协委员、张掖市监委首届特约监察员、肃南一中副校长贺颖春在张掖市监委第一届特约监察员聘请会议上郑重表态。
受聘以来,市县两级特约监察员聚焦纪检监察中心工作,围绕监督、参谋咨询、桥梁纽带、舆论引导等基本职责,各展所长,积极建言献策。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30余次,现场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6个,向纪检监察机关反馈意见建议23条。
为保障特约监察员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制定工作办法、召开座谈会、开展特约监察员进机关活动等形式,主动将纪检监察工作晒出来,征询特约监察员意见建议,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供稿 郝志国 编辑 毛玉煜)
(编辑:郝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