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 正文

真正把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2014-10-14 00:00:0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曾松寿

    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落实纪委监督责任

,关键是要整合力量,优化环境,以科学的方式,务实的作风,集中精力抓好主责、干好主业,着力提高监督执纪实效。

深化“三转”,整合力量抓监督。牢固树立“抓好监督执纪是本职、抓不好监督执纪是失职”的理念,突出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问责职能,将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主要科室和职能向执纪监督和查办案件倾斜。巩固议事协调机构清理成果,把不该管的事项交还主责部门,将纪检监察机关的权利锁定在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范围内,以职责的到位争取工作的有为。强化对县直部门单位和镇纪检监察组织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办案工作的领导,确保其发挥职能作用,真正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和如何“干得好”的问题。

拓展内容,梯次推进抓监督。作为县级纪检监察部门,落实监督责任重点是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必须要明确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梯次推进抓监督。对一些不作为、慢作为等隐性的、深层次的问题,坚持从长远着眼,从外围入手,对各类问题的危害程度和缓急程度进行必要的分类,对实施监督进行整体的规划,自上而下制定路线图,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在监督检查上第一时间跟进,措施上集中力量攻坚,做到集中发力、迅速制止。对一些社会敏感度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回避矛盾,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环节入手,紧跟省市部署持续发力,切实增强执纪监督效果。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监督的再监督”、“检查的再检查”作用,以责任靠实推动工作落实。对县直部门单位和镇纪检监察组织,进一步明确在整治行业、部门及基层不正之风方面的监督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久久为功形成责任倒逼机制,以监督责任的落实提升各级各部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方式,丰富手段抓监督。在监督重点上,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委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落实为核心,重点监督惠民政策落实、民生项目实施、便民服务窗口服务质量等方面发生的不正之风,制定防范措施,开展监督检查,做到服务管理群众的组织和触角延伸到哪里,纪委的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在监督方式上,不断探索完善教育监督、考核监督、审计监督、公开监督和专项监察等有效的监督形式,使监督常态化、公开化。在监督平台搭建上,以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为依托,逐渐配套完善电子政务系统、电子监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将各镇和县直部门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绩效评估及重大事项监督全部列入电子监察系统,对群众在线咨询、建议、投诉、求助等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壮大行风监督员队伍,增设作风举报意见箱,使监督机构常设、投诉电话常通、效能建设常抓。

源头管控,健全制度抓监督。坚持群众满意为导向,修改完善现有制度,突出制度的针对性,增强制度的实效性,细化“罚则”,使具体问题的处理便于操作、利于公平。探索建立党员干部从政行为“负面清单”制度,对全县各级干部不该干什么进行明确细化,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对新建和完善的制度向社会公开,使群众了解和熟悉公务人员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支持广大群众积极有序参与对公共权力行使的监督。

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加快推进“三转”,是新时期赋予纪委监察机关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切实担负起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主责,确保监督责任落到实处。(作者:中共临泽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察局局长 曾松寿

(编辑:郭登通)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