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讨 > 正文

以推进三转的实际行动牢牢扛起监督责任

2014-09-25 00:00:00来源:本站原创

以推进三转的实际行动牢牢扛起监督责任

共张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苟海龙

 

    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聚焦主业转职能,创新思路转方式,提升素质转作风,以推进三转的实际行动牢牢扛起监督责任。

    一、转职能聚力量,攥紧拳头抓主业

    转职能是核心,就是收拢五指、攥紧拳头、重拳出击,实现对腐败问题的最强打击、最大威慑。我们按照党章规定的“三项主要任务”、“五项经常性工作”,《行政监察法》赋予的法定职责和中央纪委、省纪委的部署要求,厘清职责定位,突出主业主责,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把不该由纪委管的事交还主责部门,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先后3轮清理议事协调机构,由原来参与的96个精减到8个,减幅达92%。规范纪委书记工作分工,明确其不再分管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外的其它业务,全市6个县区、65个乡镇(街道)、96个直属部门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工作分工和兼职问题全部调整到位。在机构编制、人员数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优化内设机构,市纪委合并了2个综合业务室,增设了2个纪检监察室和1个案件监督管理室,对机关16名科级干部进行轮岗,配齐配强办案队伍,市级纪检监察机关直接从事执纪监督和案件查办工作的人员占干部总数的66%。

    二、转方式求实效,查办案件惩腐败

    转方式是关键,就是以有效管用为标准,调整反腐理念思路和方法措施,强化对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再监督、再检查,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重执纪,打好作风“持久战”。严明党的纪律,加强纪律教育,强化党的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坚持铁面执纪,严查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行为。盯紧节假日重要节点、盯紧公款公车社会焦点、盯紧领导干部监督重点,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元至八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明查暗访20多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8起,处理党员干部69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人。下发专项通报19期,对典型问题点名道姓公开曝光,放大负面效应,营造党员干部“不敢”的氛围。重监督,打好工作“压力战”。建立委局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和约谈制度,今年先后2次约谈县区、部门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层层传导压力,督促各级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开展纪检监察重点工作专项巡查,推进反腐倡廉任务落实。制定并落实县区部门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三述”制度,确定每年由2个县区委书记和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市委全委会现场“三述”,2个县区纪委书记和6个部门纪检组长在市纪委全会现场“三述”,接受会议测评,对测评为较差等次的,给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或组织调整,记入年度考核档案。重问责,打好反腐“歼灭战”。有贪必肃、有腐必惩,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的作用,整合资源,共享信息,联合办案,集中优势力量打好“歼灭战”。坚持快查快结,在查清主要违纪事实后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元至八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106件128人,涉及县处级干部11件15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11人,立案数、结案数、处分人数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5.88%、58.1%、37%。

    三、转作风提效率,模范带头建铁军

    转作风是保障,就是树立“正人先正己”的理念,落实“打铁自身硬”的要求,带头执行《廉政准则》,打造反腐倡廉“铁军”。理论知识入脑,铸就思想上的“金钟罩”。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党性锻炼,补精神之“钙”、除作风之弊、祛行为之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纪检监察干部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争做道德的示范者、诚信的引领者、正义的维护者。强化培训入手,打造业务上的“排头兵”。通过办班、调训、挂职锻炼、跟班学习、以案代训等方式,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努力打造知识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今年,市纪委组织综合业务培训班,100名基层纪检干部参加了培训,选送50多名干部参加中央纪委和省纪委调训。换届后,市县区新任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率达95%以上,新任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率达100%。三是规章制度入心,筑牢行动上的“防火墙”。“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禁人”。认真学习中央纪委和省纪委通报,以反面教材教育警示纪检干部,自觉抵御作风“细菌”侵蚀,时刻警惕“糖衣炮弹”攻击。教育引导纪检干部严格遵守《甘肃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努力做到“六个表率、六个带头、八个不准”,树立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良好形象。

(编辑:admin)


扫一扫,关注清廉张掖公众号
c